视频号中老年赛道新玩法,细分赛道杀出的黑马,素人读书累计卖了100000+
最近研究视频号中老年赛道爆款账号时,发现一个蛮有意思规律。
那些账号橱窗带货上百万的账号,都有一个共同特征,就是“利他”。
但说实话,"利他"这个概念听起来是不是有点虚?现在市面上都在喊"要利他",可具体怎么落地操作,很多人还是一头雾水。
本期我不说虚的,就给小伙伴们拆解"利他"的实操精髓。
中老年市场这块蛋糕到底有多大吸引力
视频号平台上那群五六十岁的大爷大妈们简直成了香����,他们刷手机的时间比年轻人还狠,每天泡在上面三四个钟头不带歇的,素人读书这个账号就是瞅准了这个空档,专门搞些养生啊、历史故事啊这类内容,结果你猜怎么着,光靠卖书就整出去十万多本,这数字搁谁眼里都吓一跳,细分赛道里头冒出这么匹黑马,说明中老年群体消费力压根不输年轻人,他们对知识的渴求强得很,特别是退休后闲得发慌那会儿。
利他这玩意儿别整得太玄乎
嘴上喊着利他容易得很,真干起来就露馅了,素人读书那帮人玩得贼溜,他们把每期视频做得像给自家亲戚唠��似的,讲《黄帝内经》不扯专业术语,专挑怎么治老寒腿这种实在话,评论区里有人问失眠咋办,主播立马翻书找答案拍个新视频回过去,这种操作看着简单,实际上把用户当自家人伺候,粉丝黏性蹭蹭涨,转化率自然高得离谱,橱窗里那些几十块钱的书卖疯了一样。
市面上太多账号光顾着吹产品多牛,忘了用户要的是解决方案不是广告,中老年人最烦被忽悠,素人读书的主播常穿件旧毛衣出镜,背景就一普通书架,没有华丽特效,但讲的每个知识点都戳中痛点,比如教人用便宜草药泡脚降血压,观众觉得这主播靠谱,买书就跟买菜一样顺溜,利他的精髓不就是让人感觉占了大便宜嘛。
实操细节藏在这些��角����里
选品特别关键,素人读书从不碰高科技产品,专挑纸质书和音像制品,中老年人对实体物件更有信任感,一本讲食疗的书定价十九块九,还附赠手写食谱卡片,收到货的人乐得拍开箱视频宣传,裂变效果比投广告强百倍,直播时段也卡得准,固定在上午九点和下午三点,那会儿老头老太刚晨练完或午睡醒,闲着也是闲着。
内容设计上玩心理战术,每期开头必提“张阿姨李大爷上次问的问题”,制造老熟人错觉,讲到一半突然停顿说“这点太重要我得划重点”,观众耳朵立马竖起来,结尾再埋个钩子像“下期揭秘乾隆长寿秘方”,吊足胃口催更,这种套路反复用但每次换汤不换药,用户就是吃这套,复购率拉到百分之三十以上。
后台数据监控不能松劲,团队专门雇俩客服记录高频问题,发现关节炎话题点击量暴增,连夜赶制类风湿防护专题,单条视频带书两千多册,这种敏捷反应才是真利他,比空喊口号实在多了。
普通人照搬这套打法能成吗
素人读书的创始团队原先就是出版社下岗员工,设备就用手机加环形灯启动的,关键在于吃透用户心理,中老年群体普遍怕孤独,视频里多用“咱”“咱们”这类词拉近距离,答疑时故意念几条刻薄评论再耐心解释,塑造受气包形象博同情,粉丝反而更挺他们。
变现模式设计得狡猾,主推书籍定价全在百元内,但设置阶梯式满减,买三本送老花镜或放大镜,很多老人为赠品凑单,实际客单价提到五十块左右,评论区常见“给老伴也带一套”的留言,这种人际传播效应在银发族里滚雪球似的扩大。
政策风险也得防着点,保健类内容审核严,团队备着三版脚本随时切换,遇到敏感词改口聊诗词歌赋,流量居然没掉,反倒吸了波文艺粉,这种灵活应变能力算是意外收获。
评论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