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入网站会员,全站资源免费获取,每日稳定更新中!

对话陈帜:从6个月到1小时,看AI for Science如何设计"火箭心脏"

图片[1]-对话陈帜:从6个月到1小时,看AI for Science如何设计"火箭心脏"-创奇社
作者Yoky
邮箱yokyliu@pingwest.com

2023年7月12日清晨,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戈壁滩上,朱雀二号运载火箭如银色巨龙般腾空而起,尾焰在晨光中划出淡蓝轨迹。这枚全球首款成功入轨的液氧甲烷火箭,箭体高49.5米,白色箭身缀以红色朱雀图腾,携带着219吨的起飞重量和268吨推力,将卫星精准送入轨道。

图片[2]-对话陈帜:从6个月到1小时,看AI for Science如何设计"火箭心脏"-创奇社

然而,在发射成功的欢呼背后,摆着更加现实的问题,朱雀二号虽然成功发射,但在承接商业订单时面临着运力成本过高的挑战。2023年之后,蓝箭航天开始着手对朱雀二号进行改型,尽管遥二、遥三、改型遥一任务进展顺利,但运力成本仍然较高,影响了商业航天运输实际效益,这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。

在这样的情况下,蓝箭航天与北京科学智能研究院(以下简称研究院)开始共同探索如何用AI for Science技术,来系统性的降低成本。

“我们与蓝箭的合作目标并非直接降低运力成本,而是通过优化天鹊发动机性能间接实现成本下降。采用更保守的估计,合作目标将传统5年的改型周期缩短至2年,或将2年的周期缩短至1年。”北京大学工学院特聘研究员、北京科学智能研究院研究员陈帜教授告诉我们。

基于与蓝箭航天的合作,以及DeepFlame燃烧流体计算开源平台,在刚刚过去的2025中关村论坛-AI for Science青年论坛中,发布了DeepFlame Rocket APP(中文名:临界炽核),其移动端同期上线

如今,AI不仅助力朱雀二号的改型,更深度参与了朱雀三号的研发,涵盖燃料研发等关键环节。这场航天与AI的深度融合,正引领着商业航天迈向新的征程。

本期硅星人对话,我们有幸邀请到陈帜——北京大学工学院特聘研究员、北京科学智能研究院研究员,共同探讨如何用AI助力设计制造火箭发动机,造星际旅行中的一张平民船票。

图片[3]-对话陈帜:从6个月到1小时,看AI for Science如何设计"火箭心脏"-创奇社图片[4]-对话陈帜:从6个月到1小时,看AI for Science如何设计"火箭心脏"-创奇社图片[5]-对话陈帜:从6个月到1小时,看AI for Science如何设计"火箭心脏"-创奇社

图片[6]-对话陈帜:从6个月到1小时,看AI for Science如何设计"火箭心脏"-创奇社

(文:硅星人Pro)

重要说明:本站课程均整理自网络,防止大家被割韭菜 !

本站初心:花更少的米,看韭菜一样的东西,仅学习其中的思路


项目里留下的联系方式最好仅作咨询!收费的一律删除~付费需谨慎!!切记!

创奇社官网:www.cqshe.com 如有解压密码看下载页说明

版权声明 本站仅分享教程,不提供任何指导,不会操作请参考教程说明自行研究,小白请勿下单!
客服不回复任何教程内容相关咨询。
虚拟商品购买须知: 虚拟商品具有可复制性,一经打赏赞助,不支持退款。请谅解,谢谢合作!
本站内容转载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,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联系站长 QQ:2428-6070 进行删除。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10 分享
评论 抢沙发

请登录后发表评论

    暂无评论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