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图片[1]-对话陈帜:从6个月到1小时,看AI for Science如何设计"火箭心脏"-创奇社](https://mmssai-1331437701.cos.ap-shanghai.myqcloud.com/images/2025-04/jopKOlhibRBJ22L2xdXUh3OIlBC9HNleer93W8Mm9ju4oTWDdPDU2qYAphp3iczXcHy2iafSsyRZZulO5gibcd8A6Q.png)
邮箱|yokyliu@pingwest.com
2023年7月12日清晨,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戈壁滩上,朱雀二号运载火箭如银色巨龙般腾空而起,尾焰在晨光中划出淡蓝轨迹。这枚全球首款成功入轨的液氧甲烷火箭,箭体高49.5米,白色箭身缀以红色朱雀图腾,携带着219吨的起飞重量和268吨推力,将卫星精准送入轨道。
![图片[2]-对话陈帜:从6个月到1小时,看AI for Science如何设计"火箭心脏"-创奇社](https://mmssai-1331437701.cos.ap-shanghai.myqcloud.com/images/2025-04/jopKOlhibRBIw6zcXEJPwyiaddtic0FSkJ50bvb3AUm1K240J7H6h4YLOcOBWWr7oIvuNJR1mOib5ONr4SXmwu176A.jpg)
然而,在发射成功的欢呼背后,摆着更加现实的问题,朱雀二号虽然成功发射,但在承接商业订单时面临着运力成本过高的挑战。2023年之后,蓝箭航天开始着手对朱雀二号进行改型,尽管遥二、遥三、改型遥一任务进展顺利,但运力成本仍然较高,影响了商业航天运输实际效益,这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。
在这样的情况下,蓝箭航天与北京科学智能研究院(以下简称研究院)开始共同探索如何用AI for Science技术,来系统性的降低成本。
“我们与蓝箭的合作目标并非直接降低运力成本,而是通过优化天鹊发动机性能间接实现成本下降。采用更保守的估计,合作目标将传统5年的改型周期缩短至2年,或将2年的周期缩短至1年。”北京大学工学院特聘研究员、北京科学智能研究院研究员陈帜教授告诉我们。
基于与蓝箭航天的合作,以及DeepFlame燃烧流体计算开源平台,在刚刚过去的2025中关村论坛-AI for Science青年论坛中,发布了DeepFlame Rocket APP(中文名:临界炽核),其移动端同期上线。
如今,AI不仅助力朱雀二号的改型,更深度参与了朱雀三号的研发,涵盖燃料研发等关键环节。这场航天与AI的深度融合,正引领着商业航天迈向新的征程。
本期硅星人对话,我们有幸邀请到陈帜——北京大学工学院特聘研究员、北京科学智能研究院研究员,共同探讨如何用AI助力设计制造火箭发动机,造星际旅行中的一张平民船票。
![图片[6]-对话陈帜:从6个月到1小时,看AI for Science如何设计"火箭心脏"-创奇社](https://mmssai-1331437701.cos.ap-shanghai.myqcloud.com/images/2025-04/jopKOlhibRBIICkpD4bwucu7E3vVbBsQJ2ZN4cLvfH3jVhWmIhdXUdSYQ8Scf77QCGmGjmaSN5D4aHU4JqKnRSA.png)
(文:硅星人Pro)
重要说明:本站课程均整理自网络,防止大家被割韭菜 !
本站初心:花更少的米,看韭菜一样的东西,仅学习其中的思路
项目里留下的联系方式最好仅作咨询!收费的一律删除~付费需谨慎!!切记!
创奇社官网:www.cqshe.com 如有解压密码看下载页说明
暂无评论内容